江苏工匠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南通首场报告会 在南通工贸技师学院举行
江苏工匠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南通首场报告会
在南通工贸技师学院举行
船舶公司的电焊工、汽车的维修技师、航空集团的钳工……他们从基层一线走来,因为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非凡。9月27日下午,江苏工匠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南通首场报告会在南通工贸技师学院综合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根据省人社厅统一部署,我市共举办两场报告活动。下午,江苏工匠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第四分团,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孙鹏领队,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朱洪斌、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孙勤良、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王海东、无锡市正原大昌修车有限公司李志军、金城集团有限公司董刚等宣讲团成员组成。
给自己设定目标,就像升级打怪一样
“大家好,我是一名油务员,从事电力用油、用气检测已经30年。”今天下午,在南通工贸技师学校报告厅的舞台上,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技师朱洪斌第一个登台宣讲,他说,“这30年,我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充满干劲、乐趣无穷。”
他的“升级”故事,燃起每一位奋斗的激情
朱洪斌因为在电力用油、用气检测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誉为“最美油务工”,他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其实,朱洪斌大学学的是微型计算机专业,工作前基本没有化学专业知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泡在实验室自学,半年时间就在班组业务技能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两年时间对油气检测的全流程了然于胸,并成长为行业专家。
这次参加工匠巡回报告,朱洪斌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他说,自己花时间细细回顾了30年的职业生涯,原原本本地将自己最深的体会告诉大家。他也寄语台下奋斗中的年轻人道:大家不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目标,不一定多宏大,哪怕是“今年我要好好表现,获得好的绩效”,或者是“这次技能竞赛我要拿到前20名”都可以。只要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进步了、成长了,就值得,也终将有所收获。
一个想法就是一个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往往,一个想法就是一个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束完宣讲,走下台,在记者采访时,孙勤良如是说。
如今,45岁的孙勤良已经是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促使我走上了维修电工这条路并且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的,我想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兴趣。”孙勤良在报告中讲到,自己20岁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生产操作员。但从小喜爱电气的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一年后恰逢工厂设备部招收电工,他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基本理论知识的面试。能从一名操作工向自己爱好的工作转型,孙勤良格外珍惜,想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
不断地学习,付出总有回报。凭着对学习和工作的坚毅与责任,孙勤良先后承担了公司多项设备电气改造和项目开发任务,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科研攻关,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法对挤塑机进行节能改造,当年就为厂子节省电费近70万元;带头设计、制造光缆的二次套塑设备,性能效率远远超过当时国内最高水平;发现了某知名企业设备的设计缺陷,并成功获得供应商认可并同意改造,之后再未出过类似故障……
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制高速光缆二次成套设备和SZ成缆设备,效率为当时业内设备的3倍。他自主研制的一套机械手臂,用于光电缆护套的排线,可自适应各种不规则盘具,每年为企业节省1000万元人工成本。先后获得国际发明展银奖和铜奖各1项、授权国家专利38项,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匠们的“升级”故事,感染奋斗中的青年师生
当天的报告,吸引了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南通技师学院、南通蓝领技工学校、南通经贸技工学校、通州湾技工学校的多所技工类院校的师生。现场,赴通报告团共有朱洪斌、孙勤良、董钢、李志军、王海东分别作报告,大师们的“升级”故事,也带给他们许多撼动。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现代服务系的老师李湘,刚刚获得全国首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国家二等奖。听完大师们的故事,更让她明白,作为一个教师,所谓“工匠精神”体现在精细教育、精益求精两个方面,传授学生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引导学生有正面的学习情感。
据了解,这是我省第一次举办全省性的工匠巡回报告活动。2017年,全省首次组织开展江苏技能大奖评选活动,共产生10名江苏大工匠、94名江苏工匠,其中,南通产生江苏大工匠1名,江苏工匠10名,省政府专门发文并给予重奖。此次巡回报告会的24位报告团成员,正是从去年江苏省政府评选的104名江苏技能大奖获得者中遴选出来的,分赴13个设区市的技工院校、大型企业集团、基层人社部门等进行27场巡回报告,南通举办两场。
9月25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场报告中,来自我市的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登台宣讲,讲述了自己长期从事民间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引发强烈共鸣。(南通工贸技师学院 党政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