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南通日报】让更多“工匠”在南通起飞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古至今,“工匠精神”就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隐性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迫切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本月中下旬,“匠者的摇篮”——四十春秋薪火相传,已有近5万名实用技能人才从这里走出。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建校40周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实用性技能人才。这无疑是该校的荣耀,也是南通的荣耀。

  一个个“工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基层一线产业的工人代表,他们的事迹平凡而可贵、普通却高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力挽狂澜的伟绩,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把普普通通的工作做好,其实就是一种成功,尽职尽责就是“工匠精神”。

  前些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曾引发众多关注。“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精神理念。从学校走出的近5万名实用技能人才,足以令南通骄傲:陈胜祥同学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殊荣,李湘老师获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江苏选拔赛殊荣,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飞飞、青年企业家马建明、全国数控大赛亚军李忠卫、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蒋彬……每一个都让“工匠”的精神熠熠生辉,也让我们品读到了“工匠”之路的成长历程。

  此前,央视《榜样3》专题节目的播出,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其实,榜样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每一个榜样人物都来自于我们的身边。正如“大国工匠”,其实也是人人皆可为之,尽职尽责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做得更好,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也就是最美的。期待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更多的“工匠”不断涌现,在南通起飞,走向世界。(刊于2019年12月10日《南通日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